已上市的氢燃料汽车上市公司业务全景剖析
已上市的氢燃料汽车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子公司或参股公司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业务。以下为涉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介绍:
1. 上汽集团(600104.SH)
业务布局:通过子公司上汽大通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推出FCV80轻客等车型,并规划氢燃料电池中重卡、乘用车等全场景产品。
技术优势:掌握电堆、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氢燃料电池系统寿命超1.5万小时,成本较初期下降超50%。
市场应用:产品已应用于城市物流、客运、港口等领域,2024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位居国内前列。
2. 长城汽车(601633.SH)
业务布局:通过未势能源布局氢燃料电池技术,已实现电堆、膜电极、储氢系统等核心部件自主化。
技术优势:研发出200kW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效率达60%,零下30℃冷启动技术行业领先。
市场应用:氢燃料电池重卡已交付钢铁、港口等企业,规划2025年实现万台级产能。
3. 亿华通(688339.SH)
业务布局: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生产,产品覆盖客车、物流车、重卡等领域。
技术优势:掌握金属板电堆核心技术,系统功率密度达4.2kW/L,寿命超2万小时。
市场应用:与宇通、福田等车企合作,2024年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国内第一,市占率超20%。
4. 潍柴动力(000338.SZ)
业务布局:通过控股巴拉德动力系统(加拿大)布局氢燃料电池,并自主研发电堆、空压机等核心部件。
技术优势:200kW燃料电池发动机功率密度达3.5kW/L,系统效率突破60%。
市场应用:氢燃料电池重卡已批量交付港口、矿山等场景,规划2025年氢能业务收入超50亿元。
5. 美锦能源(000723.SZ)
业务布局:以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为核心,旗下飞驰科技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
技术优势:控股国鸿氢能(电堆)、鸿基创能(膜电极)等企业,掌握关键材料与部件技术。
市场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超3600辆,运营里程突破1.6亿公里,覆盖公交、物流、重卡等领域。
行业趋势
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商用车领域加速渗透,但受制于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不足,乘用车规模化应用仍需时日。